龍南: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加快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
| 招商動態 |2016-12-26
龍南是江西的“南大門”,是全省全市開放型經濟強縣,擁有贛粵邊際唯一的國家級經開區,是省、市承接珠三角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橋頭堡”。今年以來,圍繞建設“強旺美富”明珠縣奮斗目標,龍南堅持解放思想,內外兼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
一、建強招商平臺。良好的發展平臺是承接產業轉移的磁場。今年以來,抓住贛州電子信息產業科技城落戶龍南的重大機遇,高標準編制了《贛州電子信息產業科技城發展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通過整合原有園區、將廢棄礦山平整為工業用地等方式,有效保障了科技城1.5萬畝的建設用地,保障了園區發展空間;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投入10億元以上資金用于園區基礎設施和生產生活配套設施建設,目前已完成土地平整5000多畝,建成市政道路13條,50萬平米標準廠房、小企業創業孵化園等32個項目進展順利;強化產城融合,在全省率先啟動引農進城進園綜合改革,建設了石人產城融合示范區,打造了更具區域競爭力和產業集聚力的承接平臺。
二、加大招商力度。今年以來,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主攻工業、三年翻番”戰略部署,瞄準珠三角、長三角、閩三角主戰場,突出電子信息首位產業,實施招商引資重大項目攻堅行動。積極轉變招商理念,變招商引資為擇商選資,堅決杜絕高污染、對生態環境破壞大的企業進入,切實保護好龍南的綠水青山。積極創新招商方式,組建17個招商團、3支專業招商小分隊,聘請專業招商中介,開展專業化招商、委托招商、協會招商和產業鏈招商,積極探索“飛地園區”招商、“互聯網+”招商等新模式,深入對接央企入贛,鼓勵引導贛商返鄉創業,在區縣上下形成了“大招商、招大商”的濃厚氛圍。先后在佛山、深圳、廈門舉辦電子信息產業招商推介會,與深圳電子信息產業聯合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工信部電子第五研究所達成意向,在科研、產品檢測、人才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成功引進了投資30億元的金五洲科技、22億元的優信普科技等一批投資大、關聯度高、帶動能力強的龍頭型、集群型項目,努力打造全產業鏈的產業集群,招商引資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今年1—10月,共洽談項目137個,簽約項目36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0個、10億元以上項目6個,已開工項目20個,已投產項目16個,均創歷史新高。結合“全域旅游”工程,積極推進工業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正在緊密跟蹤洽談乾泰(比克)工業小鎮項目。
三、提升招商服務。一方面,對有意向的大項目、好項目,以最大的力度、最高的效率、最優的服務,全力以赴推動企業落戶;對已簽約的項目,實行“一個項目、一個掛點領導、1至2個引進服務單位、一個工作班子、一個倒排工期表”的工作機制,集中力量推動項目落地,狠抓簽約項目開工率和按時投產率。另一方面,充分發揮龍南經開區建投公司等投融資平臺作用和產業引導基金杠桿效應,通過市場化方式撬動、引導、吸收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參與園區平臺建設和產業項目建設,先后與贛州銀行合作設立了規模20億元的工業發展基金、與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設立了規模30億元的發展基金,還分別與省工行、贛州發展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華融贛南產融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30億元、19億元、10億元的合作協議,資金總規模達109億元。目前,已篩選出一批招商引資重大項目,重點支持引進企業建設標準廠房、辦公樓、宿舍等設施建設,已分別支持優信普、金五洲、駿亞等企業3億元、2億元、5千萬元,加速了項目落地投產速度。
四、優化招商環境。始終把招商環境作為承接產業轉移的一項基礎性工程來抓,特別是今年以來,以“降成本、優環境”專項行動為抓手,在掛點領導炳軍書記的高位推動和親力親為下,專項行動取得了明顯成效,企業普遍得到了實惠。在專項行動中,設立了1億元的企業轉貸基金、1億元的出口退稅緩沖基金,以及工業發展獎勵資金,建成經開區企業服務綜合受理中心,鼓勵企業加大科技投入,支持企業掛牌上市,扶持龍頭骨干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微企業做大做強,打好精準幫扶企業“組合拳”,APP平臺辦結率列全市第一,幫助企業減負2.8億元,營造了親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投資環境。目前,全縣規上企業達88家,高新技術企業達10家,新三板上市企業1家。
(龍南縣委改革辦)
